
10月30日晚金御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歌《气势如虹》的旋律回荡在广州市青年文化宫的“橱窗剧场”。在这处时尚吸睛的空中开放式舞台下方,汇聚了许多来往市民和游客,现场不少观众跟随韵律哼唱,沉浸在动感的音乐和热烈的现场氛围中。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的“橱窗剧场”处,一位观众正在记录舞台下方的演出。
随着十五运会开幕式进入最后一周倒计时,一场文艺助力十五运会的风潮正在大湾区各地涌动。今年6月以来,南方+客户端与IPGuangDong携手广东省街舞运动协会、广州市街舞运动协会共创的“舞动十五运”的全民街舞接力活动席卷粤港澳大湾区。截至10月底,超百万人次参与线上线下接力,“南方拍客”专题阅读量超150万,全网阅读量破千万。
越来越多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载歌载舞地参与到这场体育盛会的推广中,生动地诠释了“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理念。

用歌舞迎接“家门口的盛会”
10月30日晚,伴随着“来来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熟悉的旋律,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演员梁山山在广州青年文化宫“橱窗剧场”倾情演绎十五运会推广曲《大家一起来》,随后更与现场观众一同唱响粤语经典歌曲《海阔天空》。“作为一名广州人,能用歌舞迎接这场‘家门口的体育盛会’,我感到特别荣幸。”梁山山说。
舞台下方汇聚了许多来往市民和游客。
当晚献唱的还有中国澳门歌手容甄甄和中国香港歌手冯志豪。献唱会歌《气势如虹》时,容甄甄注意到同台演唱的青年歌手们来自粤港澳三地,感觉很奇妙。“我们排练的次数其实不多,”她回忆道,“但一站上舞台,大家却合作得默契无间。我想这大概就是血脉中自然流淌的共鸣吧。”
站在一旁的冯志豪也深有感触金御网,望着台下涌动的人潮,他真诚期许:“愿十五运会成为一座桥梁,让粤港澳的交流更深、更远、更紧密。”
就在两天前,相距不远的天字码头也迎来了一场会歌传唱活动。当晚,“全运号”新能源游船正式启航,载着观众沿江而行。人们在《气势如虹》的传唱声中,尽览珠江两岸的璀璨夜景。
“全运号”新能源游船正式启航,载着观众沿江而行。
“全运号”新能源游船上演出精彩纷呈。
歌声之外,另一股文艺风潮也在大湾区悄然兴起。今年6月起,一场名为“舞动十五运”的全民街舞接力活动如夏日热浪蔓延至大湾区各地。
活动由南方+客户端与IPGuangDong携手广东省街舞运动协会、广州市街舞运动协会联合推出,以十五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主题曲 《我携山海等你来》、推广曲《大家一起来》和会歌《气势如虹》为旋律基底,邀请中国首位世界街舞冠军周任勋(阿牙)编创《气势如虹》活力舞与《我携山海等你来》手势舞,开启了一场持续数月的全民热舞风潮。
“手势舞中我融入了街舞的wave等经典元素,活力舞则参考了parapara电子舞风格,节奏明快、简单易学。”周任勋介绍道,这种简单易上手的设计理念,让两支舞蹈迅速吸引了不同群体的参与。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三学生赖斯,仅用一天就和校内组队师生完成舞蹈视频录制。“舞蹈设计得简单易学,就是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她表示,这场接力不仅在校园内掀起热潮,也悄然带动更多同学和身边人关注十五运会。
从恩平昌梅村的田间地头,到花都塱头村的古巷广场,从茂名柏桥服务区到广州白云地铁站,市民游客随乐而动、即兴起舞。TVB艺人、高校学子、医护志愿者也纷纷隔空“共舞”。截至10月底,“舞动十五运”全民街舞接力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次已突破百万。

一方小小屏幕就是一个“分会场”金御网
文艺是如何助力体育盛会链接万千群众的?在广东狮子会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舞蹈接力活动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
今年10月,广东狮子会联合广东省聋人协会扬梦之风特殊人士艺术团,在云溪植物园共同演绎了十五运会主题手势舞与助力舞。广东狮子会残特奥服务委员会主任杨运明向记者透露,为了顺利完成手势舞拍摄,参演人员排练超过一个月。
广东狮子会联合广东省聋人协会扬梦之风特殊人士艺术团,在云溪植物园共同演绎了十五运会主题手势舞与助力舞。受访者供图
“排练初期确实存在困难。”杨运明回忆,“许多听障朋友听不见音乐,只能依靠手语老师的指挥和同伴的动作,一点点去感受节奏。”但令他感动的是,不少参演的听障人士时常在排练结束后主动留下来加练,只为跟上整体进度。
这份精神也感染到了同样参与舞蹈接力的广东狮子会狮爱行动工作站委员会主任黎雪娟。她坦言在首次排练时,心里一度打起了“退堂鼓”,“看见舞蹈室镜子里笨手笨脚、身体不协调的自己,总感觉很别扭。”但目睹许多听障人士一点点地跟着手语老师反复练习、课后加练的场景,黎雪娟觉得自己也要“加把劲”。
排练过程中,担任手语老师的陈涓涓每次都要辗转两个多小时车程赶到排练现场,却从未缺席过一回。而另一位手语老师、自幼失聪的黄嘉淋,则成为了听障人士与狮子会成员之间温暖的桥梁。
广东狮子会联合广东省聋人协会扬梦之风特殊人士艺术团,在云溪植物园共同演绎了十五运会主题手势舞与助力舞。受访者供图
作为扬梦之风特殊人士艺术团副团长,黄嘉淋将音乐节拍“翻译”成清晰的高低手势,帮助十位听障队员准确把握节奏。“我们也许去不了十五运会的现场,但一方小小的屏幕就是我们的分会场。”她说:“当我们抬手比心、转身跳跃时,就像我们对十五运会的祝福也被整座城市看见一样。”
广东狮子会会长陈世君表示,与听障人士的这场联动让他们“被看到”和“被需要”,他们以新的方式加入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中,在社会层面也营造关爱残疾人、支持体育公益的良好氛围,让盛会的正能量辐射更广。
另一方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关节外科医护人员同跳手势舞的视频,也成为近期互联网上一抹温暖的亮色。画面中,医护人员跟着音乐起舞,整齐划一,患者、清洁工阿姨都情不自禁加入其中,跟随舞动。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关节外科科室,两位有舞蹈基础的医护人员将手势舞舞蹈动作打印在近10张A4纸上,做成歌词动作图,带领医护人员率先学习。
中山六院关节外科护士吴丽燕回忆,起初只是两位有舞蹈基础的医护人员将舞蹈动作打印在近10张A4纸上,做成歌词动作图,带领医护人员率先学习。“没想到,学习过程中,许多患者被音乐和节奏吸引,纷纷围拢过来好奇询问。”吴丽燕说。就这样,原本医护人员的内部学习计划,很快演变成了一场众人自发参与的集体活动。
中山六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宋斌介绍,科室素有在节假日组织活动的传统,例如春节期间的“星光音乐会”、康复见面会等,希望以此为患者打造“运动加油站”,助力实现“快乐康复”。
十五运会会歌《气势如虹》推出后,吴丽燕和同事们打算再找舞蹈社的老师学习新舞,或许不久后,一支在临床一线拍摄的全新舞蹈视频又将诞生。
黎雪娟也透露,十五运会后,他们还计划联动全省三百多个工疗站,共同在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不同赛点举行手势舞打卡活动。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关节外科科室,两位有舞蹈基础的医护人员将手势舞舞蹈动作打印在近10张A4纸上,做成歌词动作图,带领医护人员率先学习。
从世界冠军的创意编舞,到公益组织与医院病房的温暖接力,这份“在场”的归属感与“参与”的仪式感,让十五运会的意义早已超越赛场内的竞技角逐。而当音乐响起、舞步迈开时,每个人都是这场盛会的主角。
采写:南方+记者 赵媛媛 黄堃媛 王芳
摄影:南方+记者 仇敏业 苏韵桦(除署名外)
统筹:毕嘉琪金御网
富豪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