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闽北日报盈股网在线
端午前后,小区里似乎多了些鸟儿影子,它们在楼幢间飞翔、在绿树中跳跃、在路灯上歇息。
这中间,我看到了几只熟悉的身影,那是燕子,其小巧的体型,轻盈的身姿,特别是如剪刀般的尾巴,与其他鸟儿有明显的区别。我明白了,给小区陡增几分热闹与情趣的,原来是它们。
印象中,燕子大多生活在农村,因为那里适合它们觅食、繁殖和昼行夜宿。而喧嚣城市,因为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与它们的生活习性相悖,燕子们望而却步。
我所居住的云谷新城,原来是城乡接合部。这里的山、溪、田、林和村庄,曾经是燕子们的乐园。新城崛起后,注重生态保护,有“城在林中、人在景中、城绿相融”的视觉效果。于是,燕子们便“春风唤得游子归,直把新城当故居”了。
我是在蛇年春节前搬进新居的。小区东面是水光潋滟的人工湖,西面是层峦叠翠的樱花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向阳而宁静。
对于阳台,有些邻居出于安全和防尘防噪的考虑,用铝合金进行了全封闭。而我的阳台是开放和通透式的,并且种植了一些花草。可能是这个缘故,有两只燕子在小区一番飞舞之后,不时落在阳台的栏杆上,叽啾地说着什么。
某日清晨,我照例拉开玻璃门,到阳台上莳花弄草,忽然发现地面上洒落着星星点点黄褐色的泥浆。纳闷之余,抬头便看顶与墙的折角处,悬挂着一雏形的鸟巢,那是用泥土、枯草和唾液混合而成的燕子巢穴,尚未完工,其边缘呈湿漉状。
其时盈股网在线,两只燕子一前一后衔泥归来,蓝黑色的背部和白色的腹部,在晨曦的映衬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芒。大概是看到屋主人站在阳台上,它们灵活地划出一道弧线,瞬间便滑离开去,转而落在十几米开外的小区路灯上,紧张地盯着我的下一个动作。
我且惊且愧。惊喜的是,燕子竟然在我的阳台上筑巢;愧疚的是,我打扰了燕子小两口的筑巢大计。我有些歉意地赶紧收拾好莳花的工具,轻轻拉上玻璃门,把阳台的空间让给了这两只调皮可爱的大自然精灵。
对于燕子,我并不陌生。而初识燕子,是儿时外婆教的。
外婆的家在浙江金衢地区,这里沃野平畴,沟渠纵横,是鱼米之乡。当地的民居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飞檐斗拱,每到春天,绿柳婆娑,群燕翩跹,交织出烟雨江南独特的美景。我常想,如果没有燕子们的加持,这幅水墨画卷定然会少了几许灵动,减了三分魅力。
外婆的老宅是清末民初建造的,木、砖、石上雕刻着花鸟虫鱼、珍禽瑞兽。“四水归堂”的天井设计,解决了深宅大院的采光问题,也为燕子筑巢哺育后代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老宅的房梁上,有数个或旧或新的泥巢。在当地农村,燕子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民间有“燕子不进苦寒门”的说法,人们认为燕子在自家筑巢是一种福气,预示着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因此,在金衢农村,许多人家都欢迎燕子来家中筑巢,甚至会特意为它们提供便利。这种人与燕子和谐共处的画面,构成了乡村生活中一道温馨的风景线。
外婆告诉我,燕子是益鸟,它们主要以蚊子、苍蝇、蚜虫等害虫为食,一只燕子一个夏季就能捕食数以万计的害虫,是农作物的“守护神”,是人类的好朋友,不能伤害它们。
一次,我和表哥表妹们在大厅里嬉耍,房梁上突然掉一坨鸟屎,恰巧落在表哥脸上,我们哄笑,表哥气急,找了一根晾衣竹竿把燕子窝捅破了,一只幼鸟掉了下来。外婆知道后,抓起鸡毛掸子抽了表哥屁股,把落下的幼鸟小心地放回另一个巢穴中。
事后,外婆告诉我们,燕子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很不容易,泥巢多是用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黏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发丝等。燕子一年能繁殖两窝,一旦巢被捣毁了,再筑巢,就只能繁殖一窝了。
再识燕子,是在课堂上、书籍里。
燕子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无数诗词歌赋中都能看到燕子的身影。
古人借燕子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他物类所能及。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把燕子当作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又如,“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借助燕子的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表现爱情的美好。再如,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借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的特点,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国破家亡的心中愤慨。
其实,以我看来,不必给小小的燕子承载太多的负担,就如我阳台上的这对小精灵,“离洋舍岛伴春归,织柳衔泥剪雨飞。不傍豪门亲百姓,呢喃蜜语俩依偎”,简单快乐,自由自在,多好。
燕子夫妻筑巢、孵卵、育雏期间,我减少了去阳台逗留的次数。几番偶遇,它们似乎察觉到我的善意,不再见到我就躲,时间长了,彼此间建立了信任关系,它们就完全把阳台当作了温馨的家。
阳台上有了一个小小的燕巢,竟然给我的退休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我在打扫燕子落下的少许粪便、垃圾的同时,悄悄地观察和记录着它们的生活轨迹:10天左右,两个燕子完成了筑巢;此后,雌燕好像产了卵,不再与雄燕双进双出,而是一个在巢孵化,一个外出觅食,轮流值班;半个月后,我忽然隐约听到了雏鸟的叫声;再过了20多天,我发现两只雏鸟已长成了父母的模样。
又一个夏日的早晨,我拉开通往阳台的玻璃门,却意外地没有听到燕子一家清亮悦耳的叫声。举头望,巢已空,燕无踪。我知道,燕子夫妻带着孩子出飞了,蓝天,旷野,是它们新的自由天地。
我有些失落:明年盈股网在线,你们还会回来吗?
富豪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