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清晨,特朗普宣布“中东迎来和平曙光”,美媒纷纷跟进,称这是特朗普任内“最具外交成果的一天”。可就在6小时后,以色列空军战机呼啸升空华瑞优配,战火再度点燃。
一边是美国总统的怒不可遏,一边是以色列总理的置若罔闻;一边是全球舆论的谴责声浪,一边却是更猛烈的空袭准备。
到底是谁撕毁了和平的契约?又是谁在推动战争的车轮越陷越深呢?
特朗普的“和平胜利”仅维持不到四小时。6月23日晚,美国东部时间18时02分,特朗普正式宣布以色列与伊朗达成停火协议,“冲突将在24小时内彻底结束”。他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大张旗鼓地表示:“这是我为中东带来的最大胜利。”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随后也发布声明称“完全同意停火”,并感谢特朗普与卡塔尔首相的斡旋。表面上,一切似乎已步入和平轨道。
但是伊朗方面的回应却显得异常谨慎。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声明中强调,伊朗不会在以色列停止攻击前做出任何军事承诺。这个细节,埋下了停火破裂的伏笔。
仅仅四小时后,局势急转直下。以色列国防军宣布“监测到伊朗发射导弹”,防空警报在迪莫纳核反应堆附近拉响。内塔尼亚胡当即下令对德黑兰展开猛烈空袭,投下超过100枚弹药,目标直指伊朗革命卫队总部。
伊朗迅速否认袭击了以色列,并表示在停火生效后没有发动任何攻击。但内塔尼亚胡的回应却是异常强硬,他在电话中对特朗普表示:“无法停止,必须回应。”
这通电话的细节被多家美媒披露。特朗普反复强调以色列“不要投下炸弹”,称这是“严重违规”,甚至喊话让飞行员“马上回家”。可内塔尼亚胡全然不理,最终只同意“缩减打击规模”,但攻击仍未停止。
这一次,特朗普没有站在以色列一边。他在公开讲话中罕见批评以色列“严重破坏了美国斡旋的外交成果”,并称“伊朗的核能力已经被摧毁,没有必要继续战争。”特朗普的愤怒,不仅来自停火协议的破裂,更是因为自己的外交胜利瞬间化为笑柄。
实际上,特朗普之所以促成这场停火,是希望避免美国被拖入中东战争。一旦美军卷入,全球战略部署将遭遇重大打击。伊朗导弹对美军驻卡塔尔基地的袭击,已让五角大楼如坐针毡。
内塔尼亚胡的算盘却完全不同。他正身陷国内司法风暴,腐败指控、司法改革争议、民众抗议此起彼伏。外部冲突成了他转移国内矛盾、维持权力唯一的筹码。
以色列媒体早已揭示,内塔尼亚胡下令军方在停火协议前完成“最后一轮任务”,目标是伊朗的F-14机群和核科学家。这意味着,以色列从未真正打算执行停火协议。所谓的“伊朗违约”,更像是一个早已设计好的借口。
美以之间罕见分裂,成为这场危机中最令人震惊的变局。特朗普曾一度是内塔尼亚胡最坚定的支持者,但在这场风波中,两国同盟关系出现明显裂痕。有白宫官员透露,“总统感到自己被以色列总理操纵华瑞优配,极度不满。”
在战场上,局势也在迅速升级。6月24日下午,以色列空军F-35战机连续打击伊朗6个军用机场,摧毁15架战机。伊朗随后动用“泥石”导弹进行反击,并对以色列北部边境发动小规模袭扰。
全球市场也为这场战争波动不已。布伦特原油价格突破95美元,全球能源公司市值蒸发超过800亿美元。黄金价格飙升,亚洲与欧洲多国发布能源安全预警。
更严重的是,以色列“箭”系列防御系统的库存正在迅速耗尽。据《华尔街日报》披露,以军用于拦截伊朗弹道导弹的库存仅能支撑10至12天高强度拦截。
战争机器的持续运转让以色列经济不堪重负。单日防御成本高达2.85亿美元。超过300万居民长期躲避空袭,社会秩序接近瓦解。
国际社会的态度也逐渐转变。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英法俄等国代表对以色列“单方面撕毁停火协议”表示强烈关切。西班牙等20国公开呼吁制裁以色列。
在伊朗方面,国家已全面进入战时经济模式。燃油优先保障军队,部分工业企业转产军工装备。革命卫队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全球能源运输线面临巨大风险。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公开表示:“敌人妄图摧毁我们核设施的阴谋失败。”他同时呼吁各部门“立刻转入重建阶段”,并与沙特王储通话,强调“要加强地区团结”。这表明伊朗并不希望战争长期化。
但内塔尼亚胡的态度依旧强硬。他在内阁会议上明确表示:“以色列将保持完全的军事行动自由。”除非伊朗彻底放弃核计划,战争不会结束。
特朗普对此极为苦恼。他原本希望将这场停火作为政绩写入竞选纲领,却被现实狠狠打脸。共和党内部也出现分裂,不少议员指责其对以色列“支持不力”。
更让特朗普焦头烂额的是,美国国内反战呼声高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地爆发大规模集会,要求政府“停止军事冒险主义”。盖洛普民调显示,超过60%的美国人反对美军介入中东。
以色列国内也并非铁板一块。战争造成的经济负担让民众怨声载道。12%的家庭有亲属在战争中死亡或受伤,社会情绪日益沸腾。
不过在右翼势力的推动下,内塔尼亚胡仍将继续他的战争计划。他深知,一旦停火落地,自己将在国内面临司法清算,政治生涯也将终结。只有继续打下去,才能掌控国家安全话语权。
战争的代价正在无限扩大。6月24日晚,伊朗导弹再次击中以色列北部军事基地。以色列F-35隐身战机大规模升空,准备“新一轮打击计划”。
特朗普虽愤怒,却也无可奈何。面对犹太财团的政治捆绑和选票压力,他很难真正对以色列动怒。这让内塔尼亚胡有恃无恐。
整个中东,仿佛重新踏上了混乱与冲突的老路。加沙废墟未冷,戈兰高地硝烟又起。胡塞武装、真主党、叙利亚民兵也蠢蠢欲动,区域火药桶随时可能爆炸。
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这场危机中始终保持冷静克制。中国外交部多次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推动政治解决,强调“尊重主权、维护和平”。
在这场大国博弈的棋盘上,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军事行动的立场,既为地区和平注入理性,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信任。
战争何时终止?和平是否还有可能?当特朗普的“和平声明”变成国际笑柄,当内塔尼亚胡将国家命运与个人权力捆绑在一起,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预料。
中东的战火,已不再只是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它正成为全球地缘政治失衡的缩影。在这种局势下,稳定的声音显得尤为珍贵。战争可以摧毁城市,但无法摧毁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以色列的战争机器或许短期内停不下来,但历史终究要将一切拉回正轨。时代不会为某个政客的私利停留太久,真正决定未来的,从来都是人民的选择与世界的方向。
信息来源:
[1]综合消息|以伊停火协议在硝烟中生效 特朗普称双方均违反停火 新华社
[2]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通话 光明网
富豪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